摘要

以学论书的判断标准普遍存在于晚清金石鉴藏群体的观念之中,形成一个独特的金石文化场域。同治初年来到北京的赵之谦,面临着如何因应场域规则、解决现实生存和获得风格接受的问题。为融入北京金石文化圈,赵之谦既要面对舆论的质疑,又选择以“狂才”的面目大胆批评学术偶像,从而完成了学术身份与形象的建构。同时,在《刘熊碑》等金石鉴藏实践中,赵之谦自觉地将学术话语权过渡到艺术话语权,建立其风格创造的合法性,并参与到晚清正在形成的金石审美风尚的规则建构之中。赵之谦的个案研究展现出作为中国文人画艺术传统中的一种极致表现的金石艺术,如何实现学术与艺术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