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获取深圳某三级医院5年来病原菌分布和耐药变化的统计学资料,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临床分离菌株,菌株标本采用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合细菌种类、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5年间菌株分布情况及耐药变化趋势。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共检出5 95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 716株(28.8%),革兰阴性菌4 234株(71.2%)。排名前8位为大肠埃希氏菌(25.8%)、金黄色葡萄球菌(12.0%)、肺炎克雷伯菌(11.0%)、铜绿假单胞菌(10.5%)、鲍曼不动杆菌(6.9%)、奇异变形杆菌(4.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1%)、无乳链球菌(3.0%)。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31.4%)、尿液(26.5%)、分泌物/脓液(22.9%)、血液(14.6%)。呼吸道标本以铜绿假单胞菌(24.8%)为主;尿液以大肠埃希氏菌(61.2%)为主;分泌物/脓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4%)为主;血液以大肠埃希氏菌(38.4%)为主。5年间检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氏菌(CR-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ESBL-ECO)、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合计1 237株,检出率分别为4.4%、0.9%、25.5%、43.4%、17.3%、11.1%、30.6%、0.8%。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除对替加环素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活性外,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都存在不同的耐药。结论 本院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常见菌不尽相同,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氏菌(CR-ECO)、CR-KPN、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监测可充分了解该地区细菌耐药趋势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缓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 单位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