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明确冀中南种植黄瓜设施土壤盐分、酸碱性和养分状况,为提高土壤质量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在冀中南地区6个黄瓜设施栽培主产区以20 cm土层厚度、分5层采集1 m土层的设施内及其相邻或附近露地粮田土壤样品(分别称为设施土壤和粮田土壤),测定盐分、酸碱性及养分含量,分析该区域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变化状况。【结果】(1)与粮田土壤相比,冀中南设施表层(0~20 cm)土壤盐分、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显著增加,其平均含量分别为粮田土壤的1.78倍、1.43倍、2.56倍、7.59倍、2.56倍;土壤pH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0.54个单位。(2)不同采样点间设施土壤(0~20 cm)盐分、酸碱性、养分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土壤电导率变化范围为271.6~631.6μS cm-1,土壤pH变化范围为7.20~7.93,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范围分别为16.2~36.4 g kg-1、52.9~205.9 mg kg-1、107.5~315.6 mg kg-1、188.9~757.9 mg kg-1。(3)设施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同层粮田土壤,每层增幅分别为77.9%、69.2%、38.6%、25.1%、73.6%和161.3%、261.85%、224.7%、135.3%、120.4%,除40~60 cm与60~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显著高于粮田土壤。【结论】与粮田土壤相比,冀中南种植黄瓜的设施土壤盐分积累严重、pH显著下降,养分含量显著提高、但不同养分间比例不平衡;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总量控制养分投入量和不同养分间比例,以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和pH下降趋势,进而提高土壤质量,为蔬菜高产稳产和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