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性显像剂在许多正常结构、解剖变异和非前列腺癌组织中有摄取。该研究探讨PSMA靶向显像剂18F-DCFPyL在外周神经节PET显像的摄取频次和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接受18F-DCFPyL PET/CT显像的患者,包括76例前列腺癌(PCa)男性患者和22名肾细胞癌(RCC)患者(男13例、女9例)。评估颈、星状、腹腔、腰、骶神经节的摄取。记录所有放射性摄取高于背景的神经节的摄取值,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用瘦体质量校准的SULmax。计算SUVmax和SULmax除以升主动脉平均摄取(Aortamean)和右臀肌肉平均摄取(Gluteusmean),得到神经节/背景比值。结果 98例患者中有95例(96.9%)在至少1个外周神经节中有摄取。在PCa病例中,最常见的放射性聚集部位是腰交感神经节(55/76,72.4%),其次是颈神经节(51/76,67.1%)。大多数患者是双侧摄取[腰椎44/55(80%)和颈椎30/51(58.8%)]。此外,星状神经节、腹腔神经节、骶神经节有明显放射性摄取者比例分别为65.8%(50/76)、59.2%(45/76)、6.6%(5/76)。RCC患者也有类似的发现,最常见的放射摄取部位是腰神经节(90.9%,20/22)和颈神经节(86.4%,19/22)。这2个部位的PSMA配体平均摄取量在PCa和RCC中均无差异。结论随着靶向PSMA显像剂的广泛应用,必须了解其在肿瘤不直接相关的组织结构中的摄取方式。该研究首次系统评价18F-DCFPyL在神经节中的摄取,结果显示其在腰椎、颈椎、星状神经节、腹腔神经节和骶神经节中的摄取频率呈下降趋势。然而,导致PSMA靶向放射性显像剂在外周神经节中摄取出现差异的生物学原因目前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