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产妇生产中肩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旋后肩法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宁波市妇女儿童医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阴道分娩的5 812例产妇相关资料,其中发生肩难产59例(病例组),未发生肩难产5 753例(对照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肩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另59例肩难产产妇中接受常规压前肩法促分娩27例(病例1组),行旋后肩法促分娩32例(病例2组),比较各组妊娠结局。结果单因素可见病例组、对照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妊娠期糖尿病(GDM)、宫缩乏力、巨大儿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BMI>27、GDM、宫缩乏力、巨大儿是产妇生产中肩难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病例组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分别为20.34%、13.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0.42%(均P<0.05);病例1组产妇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25.93%,与病例2组的15.6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1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25.93%,显著高于病例2组的3.13%(P<0.05)。结论产妇生产中肩难产发生危险因素较多,需针对性管理以预防肩难产;而对肩难产发生后,旋后肩法相对常规压前肩法,其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

  • 单位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