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索适宜黄土高原东部麦田的种植制度,于2016年设置玉米—小麦(CW)、玉米—小麦—绿豆—小麦(CWMW)和休闲—小麦(FW)3种种植制度,研究分析了第4年度0~30 cm土层土壤物理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夏播作物收获后,CW处理较CWMW处理0~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土壤三相分离值(R)分别显著降低了9.4%和50.5%,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充气孔隙度以及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显著提高了10.1%、52.6%和8.6%;CW处理较FW处理10~20 cm土层的R值显著降低了30.4%,土壤充气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显著增加了56.2%和14.4%。冬小麦收获后,CW处理较CWMW和FW处理1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分别显著降低了15.2%和14.1%,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充气孔隙度分别显著提高了21.6%、19.8%和33.9%、29.2%;CW处理较CWMW处理20~30 cm土层的R值显著降低了11.9%。综合来看,实施玉米—小麦种植制度可能是该区域改善农田土壤物理质量的潜在种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