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表现和疗效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儿科就诊的MPP患儿224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MP-IgM抗体阳性结果在病程中的出现时间与MPP患儿临床表现的关联性。结果排除临床无发热症状者,本研究共纳入217例MPP患儿。按MP-IgM抗体阳性结果在病程中的出现时间,将所有患儿分为≤5 d组(n=112)和>5 d组(n=105)。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分布、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及合并喘息例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组的外周血细胞三系水平均高于≤5 d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影像学显示炎症范围及肝功能各项主要指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d组和>5 d组的重症肺炎发生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d组的阿奇霉素疗程、病程中位数高于≤5 d组(P<0.05)。>5 d组总病程中10 d及14 d以上的的患儿占比均高于≤5 d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MPP患儿某些临床要素,如最高体温、总疗程和总病程等,与MP-IgM阳性出现时间密切相关(P<0.05),亦提示抗体出现阳性时间较晚者,总病程可能较长(P<0.05)。结论儿童支原体感染时,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与患儿性别分布、外周血细胞计数,临床表现及阿奇霉素疗程和总病程等相关,可为临床诊治儿童MPP和疗效预测,以及后续研究等提供参考依据。

  • 单位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