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析对脑肿瘤患者行以磁共振弥散和波谱分析联合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脑肿瘤患者,行以磁共振弥散和波谱分析联合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脑膜瘤ADC为(13.2±3.0)×10-4 mm2/s,其对侧正常组织为(9.2±1.9)×10-4 mm2/s;脑转移瘤ADC为(12.1±2.9)×10-4mm2/s,其对侧正常组织为(9.3±1.8)×10-4 mm2/s;星形细胞瘤ADC为(13.8±3.1)×10-4 mm2/s,其对侧正常组织为(9.5±1.8)×10-4mm2/s,相比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脑膜瘤ADC均值、脑转移瘤ADC均值、星形细胞瘤ADC均值明显更高(t=8.429、6.139、8.977,P<0.05),而脑膜瘤ADC均值、脑转移瘤ADC均值、星形细胞瘤ADC均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星形细胞瘤ADC为(15.3±3.2)×10-4 mm2/s,对侧正常组织ADC为(9.2±0.6)×10-4 mm2/s,Ⅲ~Ⅳ级星形细胞瘤ADC为(11.3±1.7)×10-4 mm2/s,对侧正常组织ADC为(8.7±0.4)×10-4mm2/s,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的ADC均值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ADC均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相比于对侧正常脑组织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1、5.189,P<0.05);相比于正常脑组织,脑转移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的NAA/Cr、NAA/Cho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比于脑膜瘤以及脑转移瘤,星形细胞瘤的NAA/Cr、NAA/Cho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肿瘤的诊断,磁共振弥散有一定价值,尽管ADC无法对实性肿瘤进行有效鉴别,但与波谱分析技术联合应用,并与常规磁共振检查相结合,则可以定性分析脑肿瘤,并对恶性程度进行分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