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后现代课程观是后现代理念渗透入课程领域后的产物。美国课程专家小威廉·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对正在形成的后现代课程框架做了基本的勾勒和描述。"后现代思想家对人之个性与多元论的认同,决定了他们对‘对话’的推崇。"[1]多尔所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正是一个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对话机会以获得更为丰厚的收获的开放系统。我国语文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现代课程观的积极成分做了本土化的吸收,它使语文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文本解读等的对话性、流动性、多元性意味更为强烈,这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科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