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清末废科举、兴新学以来,公立学校肩负起塑造国民的责任,培养目标也用倡导西学理性与人权平等的国民替代了遵从长幼尊卑伦理的子民。教育手段上,学校用分科教学与训育替代了传统融德行修身与知识习得于一体的私塾教化。以不断演变的中学训育实践为切口,通过"制度—生活"的视角,剖析训育塑造国民德行的具体机制,以及训育在国家化进程中与政治制度、社会礼俗风尚和内部学校日常管理、教师教学和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反思20世纪上半叶的公立学校如何在国际局势与传统的双重影响下步入现代化的社会浪潮中,将学生塑造为一名国民,以及国民外显的道德行为和内在的人性秩序。
-
单位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