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灵长类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中,关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产生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基因假说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出现基于一定的演化压力,服务于动作理解这一社会性功能;而联想学习假说则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是感觉运动学习的产物,并不服务于动作理解。在联想学习的阵营中,联想序列学习主张一种极端的后天论立场,并通过刺激—反应范式提供大量的实证证据。但是,联想序列学习虽然能够解释大部分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却无法否定其发生机制中的基因成分。比较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多个物种中的演化历史,探索个体早期发展对社会性信息的偏好均显示出联想序列学习存在局限,且联想序列学习提供的证据也不具有生态学效度。因此,对镜像神经元的基因基础如何影响其产生、发展与演化的探讨仍将是一个极具意义和生命力的主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