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结直肠癌(CRC)的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的重点化学成分和靶点信息;在GeneCards数据库得到CRC重点靶点;取药物和CRC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和其介入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最后制作“药物成分-CRC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本方治疗CRC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斛皮素、木犀草素、惰碱、山柰酚等,核心靶点有肿瘤蛋白p53(T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MYC原癌基因(MY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治疗CRC主要通过癌症通路、乙型肝炎、PI3K-Akt、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 初步剖视本方治疗CRC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本方的开拓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