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识别与管理

作者:续薇; 黄晶; 许建成; 孙淑艳; 许慧; 曲林琳; 高丹丹; 田琦; ***; 王晓明; 姚瀚鑫; 王凯; 王欣; 李永勇; 冀旭峰; 张慧; 王永香; 单洪丽; 姚迪; 李映潼; 赵斌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2015, 33(06): 472-474.
DOI:10.13602/j.cnki.jcls.2015.06.22

摘要

目的识别与管理检验过程中实验活动的潜在风险。方法在科室策划风险管理计划的基础上,以专业组和关键岗位为单位,从"人(人员)、机(设备)、环(环境)、法(方法)、料(材料)"等要素中识别可能影响检验过程医疗质量的潜在风险,对风险进行发生频率与危害大小的等级评价。结果 2014年1011月专业组在189个检验过程中识别潜在风险393项;5个关键岗位识别潜在风险79项。风险集成后的潜在风险为192项,其中,检验前、中、后过程分别为53、104、35项,分布在标本采集、标本准备、人员、内部质控、外部质评、设备、试剂、环境、文档管理、结果初审、结果报告等方面;192项潜在风险的程度分级与频次分析,高、中、低风险分别为32、134、26项,频繁、可能、偶尔、极少、不可能分别为7次/周、17次/月、112次/年、51次/年、5次/设备使用寿命。结论识别与管理检验过程的潜在风险,有利于保障检验质量目标与指标的有效实施。

  • 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