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1号科研楼A区跨河段采用巨型钢框架—上部悬挂下部支承结构体系,最大跨度达45 m,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种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较少见。针对巨型钢框架—上部悬挂下部支承结构体系,提出了此类结构的四种施工方案,采用Midas/Gen软件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了仿真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钢构件安装顺序和楼层混凝土浇筑顺序对整体结构的竖向变形和最大应力的影响,同时讨论了桁架与吊柱等关键构件的变形和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由上至下的逆向钢构件安装顺序及由上至下的楼层混凝土顺序能大幅降低结构的竖向变形,降低吊柱的变形与应力,充分发挥桁架的悬挂与支承作用,同时,能降低多数桁架杆件和吊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本文研究成果将为上部悬挂下部支承结构体系施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