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滩坝砂储集层孔隙分形特征、预测及应用——以东营凹陷为例

作者:侯庆杰; 刘显太; 韩宏伟; 刘浩杰; 魏国华; 陈雨茂; 于文政; 王奇韵
来源:沉积学报, 2022, 40(05): 1439-1450.
DOI: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0

摘要

储层孔隙分形可以有效表征储层孔渗性能,综合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评价储层开发效果。为确定开发区块动用次序,对于东营凹陷西部区块沙四上纯下次亚段的致密滩坝砂储层,首先,利用薄片、物性及压汞等相关测试数据,计算致密滩坝砂孔喉分形维数(D);其次,探讨分形维数与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参数相关性;然后,优选测井数据,建立孔喉分形维数的测井预测模型,并对东营凹陷西部区块滩坝砂分形维数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最后,根据分形维数和油井产能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基于分形维数的储层评价标准,对研究区的致密滩坝砂储层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结果表明:当2<D<2.35时为优质储层,孔隙度大于14%,单井日产油量大于10 t;当2.35<D<2.55时为一般储层,孔隙度介于10%~14%,单井日产油量为5~10 t;当2.55<D<3时为差储层,孔隙度小于10%,单井日产油量小于5 t。根据基于分形维数D的致密滩坝砂储层评价标准,在东营凹陷西部区块划分出四个有利开发区。利用分形维数对致密滩坝砂储层进行综合评价,为下一步开发区块动用次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