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麦16号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作者:唐建卫; 殷贵鸿; 韩玉林; 黄峰; 王丽娜; 于海飞; 杨光宇; 李新平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2010, (11): 14-18.
DOI:10.15933/j.cnki.1004-3268.2010.11.016

摘要

利用双列杂交Ⅱ试验研究了周麦16号等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周麦16号属矮秆、大穗、大粒型品种,其株高、穗长、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可以显著降低后代的株高,增加后代穗长和千粒重。其独特的短倒二节间长和较长的穗下节间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好,结合短的旗叶长和较宽的旗叶宽,形成了良好的冠层结构,这些特有性状使其成为黄淮麦区育种骨干亲本。

  • 单位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