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其“双碳”目标的实现对于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黄河流域九省区1997—2019年的经济和碳排放状况、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特征、拐点和脱钩情况以及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探索符合黄河流域地区发展情况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强度是全国的1.6倍,其中宁夏、内蒙古和山西是全国碳排放强度最高的3个省区;(2)各省区工业碳排放的份额占比最大,其中宁夏、内蒙古和山西的工业碳排放份额均在90%以上;(3)流域内不同省区的碳排放阶段已出现分化,其中四川与河南基本实现碳达峰,且处于经济发展的强脱钩状态;(4)各省区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演进趋势明显,宁夏与内蒙古的能源强度效应在研究期内出现反弹,但两省区能够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快速步入经济的低碳发展阶段。为此,要重视黄河流域各省区“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的差异性,注重各省区低碳发展的整体性与协同性,推动黄河流域“双碳”路径规划与国家“双碳”目标深入融合,从而构建黄河流域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