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杆头饰是一种动物圆雕的小件铜器,也是礼仪活动的仪仗用具,偶尔也被视为权杖。杆头饰分布在西起东南欧、北高加索、欧亚大草原、西伯利亚及蒙古高原的广阔地区,并波及西亚的安纳托利亚、伊朗和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主要流行于公元前9~前3世纪,此时正是斯基泰文化形成并大肆扩张的时期。随着斯基泰文化的衰落,杆头饰也逐渐衰亡。中国境内的杆头饰集中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最晚至汉代,主要流行于北方长城沿线和西北地区,与斯基泰文化的东传密切相关。四川、云南一带的杆头饰出现稍晚,应是北方草原文化南下影响的产物。据考古发现和研究,杆头饰最早出现在前斯基泰时期,其源头就在黑海北部的东南欧和北高加索一带。在其出现之初已具备了象征身份地位的功能,后逐渐发展为礼仪活动的仪仗,偶尔也扮演权杖的角色。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