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尼日利亚中生代环状杂岩(又称“年轻花岗岩”)中产出丰富的含锡(铌钽)等多金属的花岗岩,其中与成矿相关且占主体的两种岩石类型是碱性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前者具有含碱性暗色矿物过碱质特征,后者具有含黑云母过铝质特征。两种岩类绝大多数在侏罗纪侵位,但在同一杂岩体中,碱性花岗岩锆石结晶普遍稍早于黑云母花岗岩,且前者分异程度稍弱于后者。碱性花岗岩是起源于富集地幔岩浆在极端分离结晶作用下的产物,但此过程中有部分地壳物质的混染。过铝质黑云母花岗岩并非与造山型过铝质花岗岩一样来自地壳物质的熔融,它更可能是来自于碱性花岗岩同一母岩浆演化的另一个混染了更多地壳物质的晚期分支。和俯冲背景的成锡花岗岩一样,尼日利亚锡多金属富集主要与弱过铝质黑云母花岗岩有关,受岩浆后期出溶流体的显著影响。碱性花岗岩对锡(铌钽)元素的富集程度,大致代表了未受出溶流体影响时共生黑云母花岗岩的锡(铌钽)含量。成矿物质来源为泛非基底围岩,元素的富集成矿主要被分离结晶和流体出溶行为控制。尼日利亚不成矿环状杂岩体中,黑云母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的锡(铌钽)含量都偏低,两者的Sn含量范围为4~13ppm;而对于成矿杂岩体,两者锡(铌钽)含量基本高于不成矿杂岩体,但其中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黑云母花岗岩锡(铌钽)含量反而较碱性花岗岩偏低,其中碱性花岗岩Sn含量范围为21~205ppm,黑云母花岗岩Sn含量范围10~62ppm。这表明熔体中成矿元素含量高低及后期流体出溶是决定是否成矿的关键。因此,高锡(铌钽)含量杂岩体中具有较低值的黑云母花岗岩是寻找锡多金属矿的第一选择。
-
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