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及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诱导前神经阻滞部位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肋间神经阻滞,且两组术后均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4 h(T1)、术后8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的疼痛程度,检测T1~T4时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观察术前及术后48 h睡眠质量[入睡时间、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采用肺损伤评分(LIS)评估术前及术后48 h肺损伤严重程度,检测术前及术后48 h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记录术后48 h PCIA使用及补救镇痛情况,比较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T1~T4的VAS评分、MAP、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术后48 h比较,观察组术后48 h入睡时间、AIS评分、LIS、血清HIF-1α水平缩短或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48 h入睡时间、AIS评分、LIS、血清HIF-1α水平延长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 h,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但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更显著,可进一步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轻肺损伤,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