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37例创伤性心脏撕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俊男; 杨潜; 于越; 奚望; 程彭超; 王培; 李晓光*; 王志农*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1, 42(10): 1124-1131.
DOI:10.16781/j.0258-879x.2021.10.1124

摘要

目的分析创伤性心脏撕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美国国家创伤数据库(NTDB)中2012年所有诊断为心脏创伤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心脏撕裂伤患者与其他心脏创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判断心脏撕裂伤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NTDB 2012年收入的全部830 785例创伤患者中心脏创伤患者占0.41%(3 387例),其中心脏撕裂伤患者有1 437例(42.43%),其他心脏创伤患者有1 950例(57.57%)。与其他心脏创伤患者相比,心脏撕裂伤患者表现为年龄较低,白色人种、存在合并症者占比均较低,而男性、无医疗保险者、一级创伤中心及教学医院收治者、火器伤或爆炸伤及切割伤或锐器伤患者、心腔穿透性损伤者、合并胸壁穿透性损伤者、创伤性血气胸或肺挫伤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比均较高,入院时生命体征及创伤评分更危重(P均<0.01)。1 437例患者中467例于院前死亡,507例于院内死亡,463例存活出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无医疗保险、存在合并症、心脏撕裂伤为交通事故致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25分、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合并肺挫伤、入院时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时氧饱和度<90%、入院时体温<36 ℃和进行开胸探查术是成人心脏撕裂伤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心脏撕裂伤为切割或锐器致伤、入院时呼吸频率≥20 min-1和进行心脏或心包修补术是成人心脏撕裂伤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1)。结论心脏创伤患者中创伤性心脏撕裂发生比例高、患者存活率低,比其他类型心脏损伤更危重,预后影响因素众多,需研究者进一步关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