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11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路径组及常规组各55例,对常规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对路径组病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阳性和阴性症状、住院期间情况及心理状态,并比较其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AN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路径组病人PANSS评分为(61.13±4.42)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及治疗前(P<0.05)。两组病人社会能力、社会兴趣及个人清洁度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激惹、迟钝、抑郁及精神症状评分,路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病人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良情绪均有明显改善,且路径组病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12.38±2.25)分及(10.08±2.36)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另外,路径组病人对治疗及护理依从率为96.3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64%(P<0.05)。[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相关症状,对改善病人不良情绪及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