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江苏大学附属金坛人民医院普外科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大学附属金坛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01~2019-12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108株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医院感染组和社区感染组,对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标本分布、多重耐药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普外科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32株(占17.78%),社区感染菌株148株(占82.22%)。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发生率随年份的增加而上升(P <0.05)。大肠埃希菌主要从伤口引流液中检出。与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比较,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更易产生多重耐药(P <0.05),且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更高(P <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菌素类药物、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P <0.05)。医院感染组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组(P <0.05)。结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均较敏感,碳青霉烯类、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应积极落实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药敏及经济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防止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传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