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在《论衡·问孔》篇中批评了孔子思想,指出《论语》有"不知难问""意沉难见""上下多相违"等问题。其实,这是不明《论语》原始语录体特征而造成的误读。在原始语录体中,语录意义是由句义加上具体语境和涉及的特定对象才形成的。其原本只对于话语涉及的对象有意义,而且为在场者所知,记述时自然可以作省略处理。所谓"难见""相违"的问题,在进入语录产生的场景后并不存在。不过,这种误读中所呈现的逻辑性、系统性的思想方式意义巨大,对于大一统经学的批判精神也极为可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