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初步分析球囊辅助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成熟的疗效及其对通畅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因AVF成熟不良行球囊辅助成熟(balloon-assisted maturation, BAM)的患者, 收集其临床资料及BAM手术前后相关资料, 分析BAM术后即刻成功率及术后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采用Cox回归法分析BAM术后AVF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纳入因AVF成熟不良行BAM治疗的患者96例, 年龄(56.98±13.20)岁, 男性54例(56.25%), 女性42例(43.75%), BAM术后临床成功率为96.88%(93/96), 技术成功率为100%(96/96), 无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BAM术后6个月和12个月AVF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3.33%(80/96)和59.38%(57/96)。BAM术后的吻合静脉内径(t=-19.257, P<0.001)、吻合动脉内径(t=-9.131, P<0.001)、肱动脉内径(t=-5.445, P<0.001)以及肱动脉血流量(t=-22.739, P<0.001)均明显高于BAM术前。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血管病变狭窄个数、狭窄长度≤2 cm、球囊类型为高压球囊、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与BAM术后AVF再狭窄均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狭窄长度≤2 cm是BAM术后6个月(HR=0.022, 95%CI 0.006~0.075, P<0.001)和12个月(HR=0.027, 95%CI 0.009~0.082, P<0.001)AVF再狭窄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球囊辅助AVF成熟安全有效, 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可靠的通畅性, BAM术前血管病变狭窄长度>2 cm是AVF通畅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北京市海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