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金融指标,社会融资规模能够较全面地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通过采用VAR模型、E-G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全国近十年的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经济指标数据的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论证社会融资规模变动及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不平衡的格局依然存在,表现为:表内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直接融资占比基本维持稳定,波动性相对较小;表外融资发展仍处于调整期。因此,应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增加直接融资规模,增强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发挥表外业务在融资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 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