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与王艮、王襞之乐论研究

作者:朱义禄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2, 43(01): 61-67.
DOI:10.13698/j.cnki.cn36-1346/c.2022.01.011

摘要

无论是梁漱溟的“和乐人生观”,还是李泽厚以“乐感文化”对中国文化定性,都离不开“乐”。这是宏观角度的把握。若从中观视野来剖析就会发觉,自孔子到王阳明、王艮父子的“乐”论,有着一个从具体到抽象、自理论到通俗、由外在的普及到内在的体悟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乐”的内涵,发生了由具体情感进到人生境界,再提升到本体论的行进。王阳明“乐是心之本体”说是行进中的核心。作为阳明后学的王艮与王襞,王艮对之作了通俗化的理解并贯串到平民化教育中,王襞用内在的体悟去把握“乐”的本体,并引入了魏晋玄学“得意忘言”论,说明体悟的必要性。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王阳明与王艮父子,对乐论的探索是相当深刻的,达到了他们那个时代难能可贵的高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