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动态变化特征,探讨外周血细胞及其动态变化对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3月1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第五、六病区住院,并已出院/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48例,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及临床结局分为普通型组(A组,17例),重症存活组(B组,21例),重症死亡组(C组,10例)。描述分析各亚组的外周血细胞指标值,分析入院前后及三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各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变化动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于临床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外周血细胞计数:B组出院时淋巴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显著增高(P=0.002),中性粒细胞、NLR和PLR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12、0.001、0.007);A、B、C三组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由高到低排列,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A-B=0.020,A-C<0.001,B-C=0.006),NLR由低到高排列,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A-B=0.001,A-C<0.001,B-C=0.026);出院/死亡前淋巴细胞计数和NLR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C组与A、B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变化动态:A组和B组出现"中性淋巴靠拢"的比例分别为64.7%和76.2%,显著高于C组(10.0%);C组出现"中性淋巴分离"的比例为70.0%,显著高于A组(0)和B组(4.76%)。ROC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患者重症化(不含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3.55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0和0.882;淋巴细胞计数预测重症患者出现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45,≤0.5×109/L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00和0.905。结论外周血细胞组分动态变化是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之一,"中性淋巴靠拢"和"中性淋巴分离"分别预示较好和较差的临床结局。NLR和淋巴细胞计数是预测新冠肺炎重症化和死亡的有效指标。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