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准确掌握初始保压缝隙的开度值和形成机理,是保压蜗壳结构研究的基础和重点之一。而初始保压缝隙主要随保压水头和边界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充压浇筑阶段钢蜗壳的约束方式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从保压结构施工工艺出发,基于充水保压蜗壳全仿真算法,构造出施工阶段的初始保压缝隙,探讨了不同支承形式(连续式和离散式)和支墩与钢衬之间的接触滑移对初始缝隙形成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保压缝隙具有非均匀和局部非张开特性,其中蜗壳腰部附近缝隙开度最大,其次是蜗壳顶部,底部最小。支承形式和接触滑移对缝隙的构成存在较大影响,虽然规律基本一致,但数值上差别较大。是否考虑接触对蜗壳腰部的缝隙开度影响最大,尤其在蜗壳的进口段,最大相差达1.8倍,主要是由于滑移增强了蜗壳水平方向的扭转变形,导致侧向位移增大。通过与原型监测结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考虑支墩与钢衬之间的接触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 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