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明两代龙泉窑作为制作官窑瓷器的主要产地之一,以生产质量上乘的大型瓷器产品称著,而超大型的龙泉青瓷类缸产品目前只见少量残件而未见传世整器。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和光学显微镜对1件于龙泉大窑岙底窑址群采集到的青瓷大缸标本和10件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出土的明早期官用青瓷样本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研究可知,青瓷大缸与枫洞岩官窑青瓷拥有相近的原料和配方,而制作工艺更为精细,在烧造过程中最高烧成温度略低,加热保温时间更久。龙泉青瓷大缸与同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大型龙缸相比,体量相近但成型和烧制工艺有别,烧造难度更大。本文推测该类产品为官用瓷器的可能性较大,为岙底地区存在生产官用青瓷的窑址提供辅证。

  • 单位
    复旦大学; 龙泉青瓷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