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胃癌BGC-823细胞株中的侧群(SP)细胞进行分选,并对其干细胞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株传代培养至呈对数生长期后,取适量细胞悬液分为2组:对照组(加入SP抑制剂——终浓度为50μmol·L-1维拉帕米,分离NSP细胞)和实验组(不加维拉帕米,分离SP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SP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研究SP细胞的干细胞特征:用噻唑蓝(MTT)法比较2种细胞的增殖能力;用细胞划痕实验比较2种细胞的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比较2种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从胃癌BGC-823细胞中分选得到约2%SP细胞。孵育后第4天,NSP细胞和SP细胞的增殖水平(光密度值)分别为0. 62±0. 42,0. 93±0. 17;第7天,这2种细胞的增殖水平(光密度值)分别为0. 81±0. 21,1. 96±0. 4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经7,14,21 d孵育后,实验组中SP细胞比例分别降为(52. 03±2. 08)%,(3. 07±0. 88)%和(2. 16±0. 15)%;而对照组中SP细胞比例在21 d内基本维持在0. 03%左右,表明SP细胞不断通过分裂进行自我更新和分化,而NSP细胞基本不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的能力。经2 d孵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聚碳酸酯膜上每个视野中细胞数分别为(75. 22±4. 31),(22. 15±1. 77)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提示SP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结论在胃癌BGC-823细胞株中,存在一定比例的SP细胞。与NSP细胞比较,SP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胃癌BGC-823细胞株中分选所得的SP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