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3-2015年环境污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分析

作者:王晓宇; 马玉杰; 吕珀; 王晗; 宋婧; 宋长江; 孙兆丹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7, 33(06): 850-853.
DOI:10.19568/j.cnki.23-1318.2017.06.033

摘要

目的通过对2013-2015年黑龙江省多地环境污水的持续监测,分析脊灰病毒在外环境中的流行变化趋势,对疫苗衍生株及野病毒的流行做出预警。方法选择哈尔滨市污水厂、双城市污水厂作为长期固定监测点,另选定多处季节监测点,每月在污水厂入水口(未经过处理)采集1L污水作为样本。浓缩后在L20B、RD、HEp-2等三种细胞上培养,鉴定Ⅰ型、Ⅱ型、Ⅲ型脊灰病毒或非脊灰肠道病毒。结果共采集污水样本94份,其中检测到脊灰病毒的污水有51份,阳性率为54.3%。分离出脊灰病毒208株,其中Ⅰ型22株,Ⅱ型95株,Ⅲ型87株,混合型4株;疫苗高变异株共18株,Ⅱ型脊灰疫苗衍生株1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到243株。结论脊灰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易发生重组和变异,减毒位点的突变可能引起病毒毒力回升。环境监测可以提早发现脊灰病毒的变化趋势,持续的外环境监测可以对疾病暴发做出预警。

  • 单位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