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上施肥灌溉不合理现象,围绕解决因氮素流失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通过田间原位淋溶监测平台,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中无机氮迁移、地下淋溶水氮素损失、蔬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等的影响。以砂壤土为供试土壤,以白菜为供试蔬菜,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优化施肥(生物有机肥替代30%化肥氮,OF)、秸秆与常规化肥配施(CFS)、秸秆与优化施肥结合(OFS)、秸秆与优化施肥结合水平上减少30%灌溉(OFSW)。结果表明,硝态氮(NO3--N)是地下淋溶水氮损失的主要形式,其次为溶解性有机氮(DON),淋失占比分别为可溶性总氮(TDN)的25.578%~62.756%、18.957%~43.483%。与CF处理相比,OF、OFS、OFSW均显著降低了TDN的淋失量,分别降低了24.1%、33.9%、47.3%,但地下淋溶水DON的淋失量较高,可能会成为地下水污染新的威胁。相较于CF处理,OF、CFS、OFS和OFSW处理白菜产量分别增加了21.4%、14.1%、38.8%、27.0%,同时增加了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综合来看,OFSW处理在保证蔬菜生物量和产量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减少了氮素淋失,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生产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其次为OFS处理,二者均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可推荐的施肥措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