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活度131I SPECT/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诊断增益价值和其对临床诊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131I治疗的404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89例、女性315例, 年龄21~69 (46.3 ± 5.9)岁。所有患者均首次行131I治疗, 剂量为1.11~9.25 GBq, 治疗后第5天行全身前、后位131I平面显像, 同时对其探测到的摄碘灶加做SPECT/CT显像, 单独依据131I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将摄碘灶定性为残甲、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不确定性病灶。依据CT的解剖定位信息, 计算SPECT/CT显像对131I平面显像显示的摄碘灶的原始诊断的修正比例, 从而评估SPECT/CT显像对DTC患者临床诊疗决策的影响。131I平面显像与SPECT/CT显像之间的分布差异采用McNemar和McNemar-Bowker检验进行评估。结果 404例DTC患者的131I平面显像共检测出927个摄碘灶。SPECT/CT显像对131I平面显像显示的927个摄碘灶中的179个摄碘灶具有诊断增益价值, 准确解释了131I平面显像不能定性的118个摄碘灶。SPECT/CT显像对11.9%(48/404)的DTC患者具有诊断增益价值, 1.7%(7/404)患者的诊疗决策发生了改变。131I平面显像与SPECT/CT显像结果在摄碘灶定性诊断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9, P<0.001), SPECT/CT显像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显示明显优于131I平面显像(McNemar检验, P<0.05)。结论治疗活度131I SPECT/CT显像对DTC患者具有诊断增益价值, 并对其临床诊疗决策具有积极意义。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