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筛选兼具抗病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马铃薯种质资源,明确马铃薯抗病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特征规律,本研究对28份中国北方地区马铃薯种质资源对晚疫病和早疫病的抗病性以及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马铃薯种质资源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早疫病>晚疫病>分枝>熟性>叶色>块茎大小>繁茂性>株高>产量>主茎数>株型>肉色>茎粗>薯型>皮色。12份材料对晚疫病抗性类型为高抗;21份材料对早疫病抗性类型为高抗;11份材料对晚疫病和早疫病抗性类型均为高抗。早疫病病情指数与主茎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熟性、株型、分枝呈显著负相关;晚疫病病情指数与熟性、分枝、繁茂性、茎粗、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块茎大小呈显著正相关。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923%。聚类分析将供试马铃薯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第1类群主要来源于甘肃地区,该类群晚熟、高抗晚疫病和高抗早疫病;第2类群主要来源于辽宁地区,该类群中熟、抗晚疫病和高抗早疫病;第3类群主要来源于辽宁和内蒙古地区,该类群早熟、高感晚疫病和高抗早疫病。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北方马铃薯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品种选育以及合理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 单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