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8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方法 ,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血样质量不合格率, 0 min时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检测水平,不同时间点(0 min、30 min、1 h)的WBC、RBC、PLT检测水平,采血耗时。结果 观察组血样质量不合格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 min时的WBC(6.7±0.7)×109/L、HCT(0.5±0.1)高于对照组的(5.3±0.8)×109/L、(0.4±0.2), RBC(3.0±0.5)×1012/L、PLT(188.5±14.7)×109/L、Hb(110.2±11.1)g/L低于对照组的(3.8±0.6)×1012/L、(233.5±16.1)×109/L、(123.3±10.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 min、1 h时的WBC、RBC、PLT检测水平低于0 min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min、1 h时的WBC、RBC、PLT检测水平与0 min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耗时为(16.1±1.5)s,短于对照组的(38.5±3.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采用静脉采血方法检测结果更为准确、稳定,并且血样质量高,检测耗时少,推荐应用。

  • 单位
    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