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后期恢复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0例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顺产组(n=79)与剖宫产组(n=41),所有患者均于盆底康复治疗前后接受常规MRI扫描、DTI扫描和超声检查,比较DTI和超声检查结果,分析DTI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DTI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率和准确率均高于超声检查(P <0.05);顺产组患者的宫颈下降距离、膀胱颈下降距离和肛管直肠连接下降距离均大于剖宫产组,肛提肌和闭孔内肌各向异性分数(FA)小于剖宫产组(P <0.05);行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子宫颈下降、膀胱颈下降和肛管直肠连接下降水平均低于康复前,肛提肌FA值高于康复前(P <0.05)。结论 DTI诊断盆底功能损伤的灵敏度、阴性预测率和准确率均高于超声检查,可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FA值可作为早期诊断产后盆底损伤和评价后期恢复的潜在指标。

  • 单位
    邯郸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