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典型道路原位模拟雨水生物毒性评价分析

作者:刘安; 李玉清; 郭奇聪; 程芹; 詹宇婷; 洪念; 杨梦婷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0, 37(04): 355-361.
DOI:10.3724/SP.J.1249.2020.04355

摘要

为探索城市道路雨水的生物毒性,保证雨水回用的安全性,以道路雨水径流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为例,综合解析道路雨水径流的毒性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究毒性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的适宜性.通过对深圳市12条典型道路进行原位模拟道路雨水径流样品的采集和检测发现,城市路面累积的颗粒物负荷与其表面附着的重金属和总有机碳负荷并不呈现正相关.而从道路雨水径流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来看,颗粒物、重金属以及总有机碳的负荷与表现出的毒性也没有呈明显正相关,证实了传统的海绵城市雨水回用研究中以某种(类)污染物为主要关注点的研究方法是不合适的,应将多种污染物联合表达出的毒性作为指征雨水径流能否安全回用的重要指标.另外,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道路周边工业区用地类型是影响城市雨水径流毒性的最主要因素.相比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毒性贡献更大.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回用目标,遵循"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原则,对毒性较高的雨水径流进行适宜性回用,同时应更关注重金属的去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