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宜昌九岭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林中划分25个面积20 m×20 m的标准样地,采用样地调查方法研究了该林分的结构和树种组成特征,并对影响更新幼苗密度的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的乔木层树种共有12科20属21种,乔木平均胸径15.48 cm;各样地中马尾松均为优势种,重要值为21.82%~65.73%。更新层幼苗共有9科11属11种,均为阔叶树,无马尾松更新幼苗,更新幼苗平均密度为1 756 hm-2。在林分结构变量中,乔木树高为11.74 m,主冠层和下冠层的面积分别为523.74和251.18 m2,主冠层面积与下冠层面积比值(MCA/LCA)为2.91;乔木的胸高断面积、密度和冠幅总面积分别为29.99 m2·hm-2、1 201.0 hm-2和774.92 m2,草本层盖度为30.53%,林分开敞度为0.24,乔木胸径大小比数为0.45;其中,更新幼苗密度与乔木的胸高断面积、树高、胸径大小比数和主冠层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开敞度呈显著负相关。在25个样地中,平均乔木种数为7.7,马尾松和阔叶树的立木比例、胸高断面积、冠幅面积和胸径大小比数分别为44%和56%、23.60和6.39 m2·hm-2、409.04和365.88 m2、0.26和0.60;更新幼苗密度随乔木种数及马尾松和阔叶树的胸高断面积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呈二项式关系;更新幼苗密度随马尾松的冠幅面积、立木比例和胸径大小比数的增加而增大,但随阔叶树的冠幅面积和立木比例的增加而减小,均呈线性关系。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林分的垂直结构较为明显,主冠层面积明显大于下冠层面积,但林分内透光条件较差,林木生长空间不足;马尾松个体的胸径较为均匀,但阔叶树个体间的胸径差异较大。影响更新幼苗密度的主要因子为马尾松胸径大小比数和MCA/LCA值以及草本层盖度,以马尾松胸径大小比数的影响效应最为明显。
-
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