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时期,工业化要素渐次进入中国,并借助近代邮政网络重塑了近代中国政府和民间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为了获得近代时期尽可能高精度的信息可达性网络,文章基于GIS技术,数字化了黄河流域若干省份1936年邮政舆图,重建了在当时最为重要的民用信息网络。基于此成功案例,可以认为,进行历史时期(如近代)全国性的信息传播网络的重建已在技术流程上成熟了。文章将依据此案例,详细阐述信息网络重建的技术流程,以及在底图选择、矢量化手段选择和多数据来源融合等方面的若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