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微型经济是典型的"相关度高"与"显示度低"并存的社会经济现象。虽然微型经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其被自觉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在相关理论及政策研究中,却明显滞后于实践发展,并直接影响到公众认知。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强势掀起的"拆违"浪潮中,微型经济更是至大受害者。我国仍然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微型经济有着更加厚重的"社会性"内涵,并主要体现在:微型经济具有承载弱势者生存保障之"兜底性"的民生功能,具有维系、重构或激活传统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继承或复活地方历史文化的功能,具有发挥"街道眼"以及释放人性自由的功能。尽管如此,微型经济普遍存在系统化的弱质性,且由此决定了建立或健全其配套性社会政策体系之必要。本文试图就转型期微型经济进行系统梳理,特别就其"社会性"属性作深度发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社会政策思路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