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7年大动脉炎住院患者诊疗趋势

作者:杨丽睿; 贾淑杰*; 池喆; 周芸; 李菁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 12(11): 1370-1373.

摘要

目的探讨2002~2017年中国北京单中心大动脉炎患者在临床特征、病变特点和诊疗策略的变化趋势。方法查阅北京安贞医院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住院的大动脉炎患者,并收集相关病历资料。结果共收集病历资料139份(2002年24份,2007年22份,2012年29份,2017年64份)。自2002~2017年,大动脉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中位延诊时间无明显变化,女性占比无明显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率和吸烟的比例无明显改变。首诊原因中因高血压就诊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6)。合并症中高血压的比例2002年(60.5%),2007年(59.1%),2012年(62.1%),2017年(87.5%),具有明显差异,且高血压的比例逐渐上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比例无明显差异。临床症状上间歇性肢体运动乏力有明显差异(P=0.04)。大动脉炎活动性无明显差异(P=0.07)。病变性质上狭窄-闭塞型病变及狭窄-扩张型病变有明显差异(P=0.0003,P=0.004)。受累部位方面,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和右肾动脉受累上均有明显差异。治疗方面,激素、降压药和降脂药的应用有明显差异,且用药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2002~2017年间,该中心大动脉炎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胸降主动脉受累下降而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受累明显增多,激素、降压药和降脂药的应用迅速增长。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