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低渗透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岩心平行实验,开展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提出储层分类评价指标与测井表征方法。储层优势岩性主要为细砾、粗砂、小中砾岩;孔隙类型主要包括剩余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微裂缝等;岩石粒度、泥质杂基含量、孔隙类型、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的主控因素。岩石粒度相对较低的细砾岩、粗砂岩,泥质杂基含量越低,剩余粒间孔越发育,储层的物性越好;原生剩余粒间孔隙越发育,有利于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次生溶蚀孔隙中粒内溶孔呈零星或孤立分布,微晶间溶孔喉道较小,对储层孔隙性的改善明显,但对渗透性的改善有限;砾岩储层渗透率的大小主要受控于喉道半径大小,即喉道半径越大,渗透率越高。建立了包括岩石粒度、泥质杂基、孔隙度、渗透率、孔喉因子等在内的砾岩储层的评价指标,最终形成了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单位
    新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