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分析与预防措施

作者:平建锋; 孙文东; 车斌; 陈雪荣
来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9, 20(05): 418-421.
DOI:10.16506/j.1009-6639.2019.05.015

摘要

目的分析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5例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96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创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6例上肢开放性骨折感染患者的骨折位置以肱骨骨折的患者最多(85.83%)、致伤原因中以交通意外伤患者数量最多(40.63%)、损伤程度上,custilo分型Ⅲ型比例最高(64.58%)。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与骨折损伤程度、手术间隔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5例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创口感染96例,感染率17.61%,96例送检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87株,革兰阴性菌51株(58.62%),革兰阳性菌31株(35.63%),真菌5株(5.7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多发于肱骨骨折位置,与骨折损伤程度、手术间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相关,病原菌类型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因此加强对骨折位置的保护,合理高效提升手术时间,加强个性化护理,减少住院时间,同时针对病原菌的敏感度合理选择药物,能够有效降低上肢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