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代名将,李大亮为后世所景仰的无疑是其智勇双全的魄力和忠孝仁义的品质。贞观年间(627—649),在处理边疆民族问题上,李大亮反对朝廷过度靡费的招慰措施,主张"九州殷盛,四夷自服"的深根固本理念,他所提出的"臣而不内"的控抚策略,是符合唐初社会发展实际的。虽然起初这些建议并没有被唐太宗完全接纳,但历史发展证实了其预测的准确性,从而获得史官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