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2例非综合征性耳聋(NSHL)患儿的致病突变基因。方法:以2例临床诊断为NSHL的姐妹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集其3~5 mL外周静脉血,建立基因组DNA文库,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突变检测,测序结果和人类基因组序列(GRCh)37/hg19进行比对,锁定该患儿可能的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并进一步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儿父母进行相关突变位点的验证,最终确定该患儿的致病基因;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氨基酸保守性分析、氨基酸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结构三维建模等手段,分析复合杂合突变的致病机制。结果:该患儿致病突变定位于10q21-q22的CDH23基因,由c.1343T>C和c.79917993delTCA两个位点组成的复合杂合突变致病;患儿父母为单个突变的杂合携带者。结论: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对遗传性聋患儿致病基因突变进行筛查,结合父母基因测序结果,可明确耳聋患儿具体致病基因突变;通过多种致病分析方式,可以尝试解释复合杂合突变的致病原因。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