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彭月华; 王轶文; 雷宇晶
来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 30(12): 1287-1291.
DOI:10.13200/j.cnki.cjb.002026

摘要

目的分析2016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EHF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吉林省共报告EHF病例515例,报告发病率1.87/10万;死亡2例,报告死亡率0.007/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市(州)为:白城市101例,长春市86例,通化市72例,占全省报告发病总数的50.29%;男女性别比为3.56∶1,男性发病总数高于女性,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集中在2560岁组(390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5.73%;职业构成以农民(344例)为主,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6.08%;全年形成2个发病高峰,第1个在春季56月份,第2个在冬季11月份。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是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结论 2016年吉林省EHF发病情况平稳,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 单位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