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开展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发展绩效评价,对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以山西省117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各类主体功能发展"态"和"势"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功能"生态位"值测算模型,开展实践评价与空间分异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发展绩效水平处于前两级的县(区、市)数量占比67.53%,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绩效水平整体优于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发展功能有待提升;全省城镇发展功能、农产品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分别呈现出低态低势、低态高势、高势的结构性特征,以及零散分布、相对集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化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均与农产品生产功能存在较强空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