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以往骨关节炎临床上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关节置换,近年来随着保膝理念的盛行以及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髁置换这一微创技术在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比较机器人辅助技术与传统手法行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效果的差异。方法:检索包括国内外于1999年至2019年3月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PQDT、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CBM等。选择胫骨组件置入准确度、股骨组件置入准确度、胫股骨组件安全区、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作为结局指标,力求全面细致地比较机器人辅助技术与传统手法单髁置换的疗效差异。结果与结论:①依据以上检索策略,最终纳入8篇外文文献;②通过比较,发现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技术在胫骨组件置入准确度[95%CI(-2.13,-0.63),P=0.0003]、股骨组件置入准确度[95%CI(-2.49,-0.32),P=0.01]、胫股骨组件安全区[95%CI(1.05,17.57),P=0.04]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虽然机器人辅助技术需时更长[95%CI(12.58,42.33),P=0.0003],但是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95%CI(0.75,3.71),P=0.21];④提示在行单髁置换时,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假体定位准确率更高,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传统手法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以上结论尚需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
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 山西省汾阳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