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肇庆市中心血站非阳性血液报废原因,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方法 收集2015~2019年肇庆市中心血站非阳性血液报废原因的数据,并整理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非阳性血液共报废7104例(0.66%),非阳性血液报废原因由高到低分别为脂肪血4481例(0.42%)、血量不足1836例(0.17%)、破袋612例(0.06%)、离心报废96例(0.009%)、其他79例(0.007%)。近五年血量不足引起非阳性血液报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五年离心报废、破袋、脂肪血、其他等因素引起非阳性血液报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五年非阳性血液总报废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2019年间肇庆市中心血站非阳性血液报废原因以脂肪血为主,其次为血量不足和破袋,需加强血液制品管理,针对血液报废原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便降低血液报废率。
- 单位